9月9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

Connor bitop交易所 2024-09-09 23 0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

天津:18项利好政策助力“海归”来津创业

贵州遵义:“三改进”高效解争议促和谐

山西省财政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山东全省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

云南省技能人才达565.64万人

青海2024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全部到岗服务

1

来源: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天津:18项利好政策助力“海归”来津创业

近日,天津市人社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支持留学回国人员来津创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充分发挥留学回国人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吸引集聚更多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来津创业。

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

强化创业政策扶持。

实施创业启动项目。

提供融资服务扶持。

推动重点平台载体建设

支持建设创业载体。

鼓励设立创新平台。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建设综合服务载体。

组织标志性招才引智活动

借助首都资源引才。

组织“海外赤子津门行”活动。

通过竞赛识才聚才。

展开全文

开辟项目申报绿色通道

支持申报重点项目。

支持开展职称评价。

支持申报表彰项目。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提供出入境便捷服务。

完善生活服务保障。

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提供档案专属服务。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原文链接:

2

来源: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网站

贵州遵义:“三改进”高效解争议促和谐

今年以来,贵州省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以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痛点为核心,积极推进三项业务改革,通过庭审模式、调解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高效与便捷,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改进庭审模式,实现简明快捷。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积极探索仲裁庭审模式简易化改革,以仲裁文书简明化、仲裁程序简易化、审理要素焦点化为“三化”核心,深入实施《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速审办法》,有效缩短仲裁审理周期,减轻当事人的“文累”和“诉累”,提高仲裁效率和质量。

改进调解模式,强化诉前调解。针对诉前调解登记立案争议,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行一站式案情听证、一站式现场争议调解、一站式调解协议仲裁确认,快速高效彻底解决争议。设立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搭建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及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平台,建立调解员库,聘请131名兼职调解员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进一步增强了调解力量。

改进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全面启用“互联网+调解”平台,在劳动争议集中的重点领域开展“微仲裁”,推动网络调解工作向基层、向企业延伸。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原文链接:

3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省财政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日前,省财政厅传来消息,今年,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已超29万人,比上年增长4%以上。省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实财政工具箱,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多渠道支持。

加大补贴,鼓励基层就业。省财政下达资金用于支持实施中央“特岗计划”、省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及“西部计划”;对山西省21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含县政府所在地学校)在编在岗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对自愿到山西省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岗位)就业的应届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给予一次性学费补偿。

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省财政鼓励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活动,见习单位可按规定向当地人社部门进行申请,获得见习补贴和保费定额补助;高校毕业生可通过菜单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获得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将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今年1—6月,全省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7亿元,增幅23.76%。各级财政拨付贴息资金8060.96万元,惠及5277个人和89户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最高可获得30万元担保贷款,财政按照实际利率给予50%贴息。

政策支持,实施托底帮扶。出台国家助学贷款减压政策,对2024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4年内应偿还的利息予以免除、本金延期1年,预计共减免利息1.65亿元,惠及96万人次。同时,对于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规定标准给予社保补贴。(记者任志霞)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原文链接:

4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全省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

为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妇女就业,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妇联印发通知,明确在全省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并对加大“妈妈岗”政策支持等六方面进行部署安排。

“妈妈岗”是指能够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

通知要求,要加大政策支持,将带动妇女就业能力强、安置育儿妇女数量多的企业纳入“妈妈岗”用人单位统一名录;用好服务网点,开展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一链式服务”。要扩展岗位开发设置,充分挖掘“妈妈岗”的开发潜力,支持用人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方式;鼓励各市、县(市、区)加大用人单位安置育儿妇女就业支持力度。要强化就业服务供给,加强宣传推介,提高社会各界对“妈妈岗”重要性的认识,塑造更加包容、各方支持的社会环境,为育儿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支持“妈妈岗”员工多途径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鼓励企业就近为员工提供多样化、实用性强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优化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进一步推动培训资源向“妈妈岗”育儿妇女群体倾斜;整合资源,帮助更多育儿妇女实现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通知还提出,要关注“妈妈岗”劳动权益保障,严厉打击侵害育儿妇女劳动权益等违法行为。要细化实化政策经办服务,把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作为促进女性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激励举措,因地制宜细化实化,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营造有利于育儿妇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良好氛围。(完)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原文链接:

5

来源:昆明日报

云南省技能人才达565.64万人

9月5日,云南省总工会服务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目前,云南省技能人才已达565.64万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凝聚职工力量

高技能人才达162.47万人

云南省总工会始终致力于凝聚职工力量,积极报请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劳动和技能竞赛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围绕服务“三个定位”建设和发展“三大经济”,组织一系列以“团结奋斗促跨越、咱们工人有力量”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吸引超过200万人次的职工参与劳动竞赛。

工会积极推动职工创新创造,实施提升职工素质、鼓励创新创造的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劳模、工匠等创新工作站室471家,推行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先进工作法等2万多项,取得国家专利近9000项,技能人才师徒结对1.9万多对。

同时,工会还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政校企”合作模式,累计推动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8个,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9个,省级“工匠学院”6个。目前,全省技能人才已达565.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2.47万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多部门协作联动

“一函两书”发出3000余份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云南省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推行“一函两书”,排查化解劳动关系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该工作法治化成效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充分肯定。

具体而言,云南大力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打造“一站式”“一体化”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截至目前,云南省总工会、16个州(市)总工会、129个县(市、区)总工会全部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5万余个基层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配备监督员2.9万余人,工会维权组织力量不断增强。

近3年来,云南省各级工会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3000余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00余件,调解成功率85%。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原文链接:

6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2024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全部到岗服务

9月6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消息,青海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选拔工作已完成,全省1910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分赴各基层单位开展服务工作,持续为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基层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青海把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作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在持续开发支农、支教、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岗位的基础上,将水利管理、林草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服务岗位纳入招募范围,努力满足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和绿色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向全省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名额倾斜,共定向招募950人。支持海东市灾后重建工作,为地震受灾较为严重地区增加20个名额。加大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全省拿出80个招募名额面向脱贫户、零就业家庭、残疾、“雨露”计划等困难高校毕业生,积极帮助提升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在招募选拔工作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促进用人单位需求和服务人员专业特长精准对接,使志愿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的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在基层发挥所学所长,不断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今年招募选拔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较去年增加114人,占比达61.3%,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进一步提升“三支一扶”人员基层服务能力,坚持岗前培训。培训课程设置中,注重把政策法规、公文写作、业务经办流程和基层工作方法等有关内容作为重点,第一时间让服务人员掌握基层服务的基本工作方法。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上岗仪式,增强新招募高校毕业生献身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豪感、责任感,不断提升基层奉献精神,帮助加快角色转换、提升基层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使其更好地在基层岗位建功立业。(记者 陈晨)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原文链接:

声明:本文所含资讯由《人力资源》杂志(ID:chinahrmo)整理,信息仅作分享传播之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后台联系我们处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