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新挑战,万没想到,俄罗斯副外长邀美合作?背后原因不简单
中新社莫斯科 2 月 5 日消息,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当日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近期中俄在贸易等领域的动态也备受瞩目。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又将对中俄、俄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资料图)
里亚布科夫直言,美国应率先迈出与俄罗斯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一步,俄罗斯也已做好准备与美方展开 “硬性谈判” 。从俄方视角来看,多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对俄罗斯进行打压。冷战虽已结束,但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围堵从未停止。北约持续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东欧地区部署反导系统等行为,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及北约的介入使得局势愈发复杂。俄罗斯认为美国在背后鼓动乌克兰,试图将其打造为对抗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但俄罗斯经受住了这些挑战,挫败了美国前政府妄图使俄罗斯在 “混合战争” 中遭受 “战略失败” 的计划,重新稳固了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如今,在美方政策失败以及政府换届的背景下,俄罗斯期望美国能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展开对话谈判,推动双边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国(资料图)
展开全文
然而,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复杂,不同政治派别对于对俄政策存在分歧。一些政治势力出于地缘政治利益、军工复合体利益等多方面考量,仍倾向于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从以往美俄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存在诸多矛盾。例如,在叙利亚问题上,美俄支持不同派别,军事行动上时有摩擦;在经济领域,美国长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限制俄罗斯金融、能源等关键产业发展。所以,即便俄罗斯释放出愿意谈判的信号,美俄关系能否真正走向正常化,仍充满不确定性。
近年来,中俄贸易额持续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韦罗妮卡・尼基申娜表示,2024 年中俄两国间贸易发展取得巨大成功,预计到 2025 年底,双方贸易额将创下新纪录。2024 年中俄贸易数据亮眼,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俄罗斯的优质农产品、能源产品需求旺盛。俄罗斯地大物博,农产品绿色无污染,像俄罗斯的小麦、肉类等在国内市场颇受青睐;能源方面,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其石油、天然气稳定供应,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部分需求。而俄罗斯市场对中国的各类工业制成品需求也极为可观,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凭借高性价比,在俄罗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俄联邦海关署(资料图)
不过,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俄联邦海关署将进口汽车的关税系数调整为 20 - 38%,这一政策直接导致自中国和日本进口汽车的清关费用因完税价格不同,增长 1067 卢布至 30000 卢布不等。这一关税调整,对中国汽车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个挑战。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削弱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促使中国汽车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步伐,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关税调整带来的影响。
除了关税问题,中俄贸易合作还面临着其他挑战。在技术标准方面,许多行业存在差异。以通信行业为例,中俄在通信技术标准上的不统一,使得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成本进行技术适配和调整,阻碍了合作效率。在企业管理模式上,两国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企业注重高效执行和市场快速响应,俄罗斯企业在决策流程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这种差异在合作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容易引发沟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双方也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在技术标准方面,加强行业协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一些兼容性标准,推动技术的互联互通;在管理模式上,通过开展企业间的交流互访、培训合作等方式,增进彼此了解,促进管理模式的融合。
俄罗斯(资料图)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都倡导多极化世界格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面对美国在全球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双方就诸多国际热点问题协调立场,共同发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例如在中东问题上,中俄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反对外部势力的军事干预。
不过,俄罗斯希望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通信等关键产业链与中国展开深入合作,以推动其再工业化进程。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得合作面临外部压力。制裁不仅限制了俄罗斯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渠道,也可能对与俄罗斯合作的中国企业带来潜在风险。比如,一些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来自西方的舆论压力甚至是间接的经济制裁威胁。此外,俄罗斯在开放资源领域等方面,虽有合作意愿,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等因素影响,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如何展现出更多诚意,还需进一步观察。
俄罗斯港口(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俄关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贸易领域,随着双方不断克服现有挑战,贸易额有望持续增长,贸易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除了传统的能源、制造业贸易,在新兴的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例如,在数字经济方面,中俄可以加强在跨境电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在政治合作上,中俄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紧密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单边主义行径,中俄携手能够形成更强大的制衡力量。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挑战。美俄关系的走向充满变数,如果美俄关系改善,可能会对中俄关系产生一定的外部影响;俄罗斯国内政策的调整以及在与中国合作过程中能否切实解决现有问题、展现更多诚意,也将影响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俄、俄美关系在未来都将经历新的考验与发展。各方需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审慎决策,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方向发展 。
评论